| [ 索引號 ] | 11500221768882506J/2025-00053 | [ 發文字號 ] | 無 |
| [ 主題分類 ] | 城鄉建設、環境保護 | [ 體裁分類 ] | 其他 |
| [ 發布機構 ] | 長壽區城市管理局 | [ 有效性 ] | |
| [ 成文日期 ] | 2025-11-03 | [ 發布日期 ] | 2025-11-03 |
重慶市長壽區城市管理局 2024年以來生態環境保護職責履行情況報告
根據《重慶市推動職能部門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實施方案》(渝環〔2023〕120號)有關要求,長壽區城市管理局以“全鏈條管控”為核心做好垃圾分類,以“全方位管控”為抓手優化市容環境,以“全周期響應”為策略應對大氣污染?,F將2024年以來生態環境保護職責履行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一是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分類先鋒單元建設,逐步提升垃圾分類的覆蓋面和精準度。同時完善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理體系,確保各類垃圾得到有效處理。2024年以來,升級改造城市生活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1699個,利用鄉村振興銜接資金新建垃圾分類亭620套、廚余垃圾漚肥池223個,依托亞行貸款龍溪河治理項目為19個鎮街采購垃圾分類亭750套、分類垃圾桶11500個、垃圾轉運車輛49輛、垃圾轉運箱體1800個。
二是規范餐廚垃圾管理。對城區2900余家餐飲單位實施“定人、定車、定時”收運模式,確保餐廚垃圾收運工作規范高效,年收運處置餐廚垃圾2.58萬噸。建立完善的廢棄食用油脂回收和處置機制,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2024年以來,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檢查廢棄食用油脂產生、運輸單位6800家次,查獲違法廢棄食用油脂2.61噸,涉案場所10個,涉案車輛7臺,收集線索30條,立案查處15件。
三是推動建筑垃圾治理。完善建筑垃圾源頭、運輸、處置閉環管理制度。建立常態化巡查整治機制,加大巡查力度,及時發現并交辦督辦問題。優化《重慶市長壽區建筑垃圾污染環境防治規劃(2021 - 2035年)》,新增建筑垃圾消納場1個,工程渣土堆填場5個,有效保障重點項目的建筑垃圾處置需求。推動建成投用年處理能力25萬噸的長壽區建筑裝修垃圾資源化利用場,提高建筑裝修垃圾資源化利用效率。積極推廣“工程渣土治理利用”,擴展“電子渣票”覆蓋面,提升智能化監管水平。
四是加強清掃保潔力度。不斷加大城區道路洗掃作業頻次,采取錯時錯峰作業方式,對主次干道進行常態化、精細化洗掃降塵作業,有效提高路面潔凈度。
五是開展水域環境整治。常態化開展水域清漂工作,采用機械與人工相結合的作業方式,對水域進行全方位清漂保潔,確保水域環境持續改善。2024年以來,累計清理長江干線各類漂浮垃圾2642噸,桃花河水域漂浮垃圾779.7噸。同時加大船舶廢棄物收運及處置力度,做到應收盡收、應接盡接,今年共接收處置船舶生活垃圾41噸、生活污水1794立方、含油污水28.22立方,切實保護水域生態環境。
六是提升城市綠地質效。大力推進城市綠化建設,完成6條道路的增花添彩工程以及高速沿線及道口綠化改造,新增月季花籬210米,為城市道路增添亮麗風景線。建成多個口袋公園,充分利用城市邊角地,打造群眾身邊的綠地微空間,為居民提供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七是強化渣土運輸監管。督促工地嚴格落實濕法控塵措施,完善沖洗與揚塵控制設施,確保運輸車輛做到“四不離場”和“兩不進入”。規范審批流程,對運輸車輛實行“定車、定量、定時、定路線”管理。協同公安、交通等部門,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加大執法力度,嚴格依法查處違規行為。2024年以來聯合出動執法人員4248人次,檢查車輛850余臺次,辦理案件150余起,有力維護了渣土運輸秩序。
八是加大露天污染整治。強化排查和宣傳教育工作,向相關商戶發放告知書,積極引導商戶入戶經營,增強其環保意識。加強專項整治行動,聯合多部門對露天焚燒、燒烤等開展集中整治,加大對重點區域的巡查監管力度。2024年以來,共查處違規行為4起,制止露天燒烤行為700余起,制止露天焚燒行為110余起,制止煙熏臘肉行為80余起,有效減少露天污染源,改善空氣質量。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精細化治理仍有短板,部分背街小巷機械化作業覆蓋率較低,人工清掃效率有限,環衛保潔效果有待提升;二是渣土運輸監管存在難點,部分偏遠工地夜間偷運現象偶有發生,物聯感知設備在小型工地的安裝率不足,智能化監管存在盲區;三是露天污染整治易反彈,露天燒烤、焚燒等行為具有隨機性、流動性特點,尤其是夏季夜間和節假日期間,管控壓力較大,部分市民環保意識仍需進一步強化。四是垃圾分類存在短板。分類準確率和廚余垃圾分出率還有待提升,與市級目標要求還有差距。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轉運還有待規范,物業、收運企業重視不足、投入不夠、履責不嚴,導致“混收、混運”等現象還一定程度存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夯實垃圾治理基礎。全面推進垃圾分類全鏈條治理攻堅行動,2025年底實現垃圾分類先鋒鎮街、社區(行政村)建設全覆蓋;開展“混投、混收、混運”專項整治,確保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2025年達43.7%、分類準確率超65%;加快推進餐廚(余)垃圾一體化項目進度,確保2025年完成前期工作并實現項目開工建設;強化資金統籌使用,推進城鄉生活垃圾治理設施更新完善。
二是優化城市生態空間。推動國防教育暨雙擁主題公園、廉政文化公園改造建成投用;推動第六次城市古樹名木及古樹后備資源普查,保障古樹名木健康生長;推動長壽區綠地系統規劃成果報批及印發實施,持續優化城市綠地空間布局;推動城區閑置地塊整治,讓荒地重新煥發活力。
三是提升精細保潔水平。著力優化城區道路機械化作業模式,聚焦城市核心區域,結合實際情況增加作業時間和頻次;多渠道爭取資金支持,推進環衛車輛的更新迭代,提升整體作業效能與環衛水平。
四是加強執法監管力度。聯合多部門對建筑垃圾產生、工程渣土運輸、處置等實施全過程監管,遏制違法違規行為。同時,持續開展露天燒烤、露天焚燒專項整治,切實鞏固整治成果,防止問題反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