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長壽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2021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
2021年,區經濟信息委貫徹落實《中共重慶市長壽區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2021年工作要點》(長壽委發〔2021〕1號)文件精神,認真對照《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開展工作,以法制宣傳教育為重點,積極優化工作流程,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扎實推進政務公開,依法行政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有力地促進了工業和信息化工作的開展,為此,我委形成總結報告如下:
一、2021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會議精神情況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為主線,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委黨組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系統學習,并通過微信工作群、學習強國平臺組織職工學習。委黨組根據我委工作實際,制定了“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方案”,在工業企業運行保障、優化營商環境、社會平安穩定等開展工作,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到實處。通過職工學習例會等形式,深入開展《行政復議法》《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公務員法》《民法典》等以及與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認真學習貫徹《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等一系列文件,并積極組織開展公務員學法用法輪訓,著力提升我委機關工作人員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努力營造了良好的學法氛圍。配合區司法局聚焦“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深入論證調研《重慶市長壽區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加強工作經驗交流,并推動實施。2021年9月以來,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和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會議精神、法治政府建設情況,開展委內全面督察整改工作,做好迎接中央依法治國辦法治政府建設實地督察的準備工作。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一是深入落實市政府、區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文件精神,成立優化電氣訊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逐項對照實施方案和重點任務分工,全面分解細化落實,確保改革真正落地見效。用氣報裝實現“225”。用氣安裝環節簡化為2個,資料簡化為2份,辦結時限壓縮至5個工作日。獲得用電實現“三零三省”。全面推廣居民和小微企業低壓用電報裝“三零”(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服務,實現大中型企業辦電“最多跑一次”、小微企業“一次都不跑”。深入企業靠前服務,有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主動作為暖心服務,評出2020年“工業十強企業”“工業發展貢獻企業”“工業發展進步企業”“工業特殊貢獻企業”共32家,發放獎勵資金共計446萬元。
二是嚴格合法性審核和公平性競爭審查,強化市場監管領域行政執法,嚴厲查處不正當競爭等行為。對各類中小微企業申報資金進行企業征信審查,對存在問題的企業不予通過,對已經獲得的項目資金進行追繳。聯合區人社局等六家部門,開展“勞動和諧關系”企業評選,對符合條件的誠信企業給予各方面的優惠政策。
三是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全面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和內容,運用“互聯網+督查”平臺和手段,持續推進失信名單披露、市場禁入和退出制度。
四是深入貫徹執行減輕中小企業負擔政策,嚴格涉企保證金收取的制度規定。每年年初、年終、年末對拖欠中小微企業賬款的單位進行全面清查整改,實現連續三年零欠款,保證了政府的公信力。同時對各單位收取的涉企保證金進行嚴格規范,及時清退不符合規定的涉企保證金種類。
(三)完善依法行政體制體系
一是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加快建立以財政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金融市場為支撐的多元科技投入體系,推動“十四五”期間科技創新項目、人才、資金一體化配置,加快建設全市科技創新的重要戰略支點,支撐引領“兩地兩區”建設,根據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支持科技創新若干財政金融政策的通知》(渝府辦發〔2021〕47號)精神,結合長壽實際,我區公布了《重慶市長壽區支持科技創新財政金融措施36條(試行)》(長壽府辦發〔2021〕51號,以下簡稱《措施》)。并持續優化我區制造業發展環境,提升制造業競爭力和根植性,為便于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措施》內容,配套做好政策解讀。
二是嚴格文件的發布管理,根據區政府每季度的文件督察要求,進行自查自糾,減少發文數量,防止出現一文多發,嚴格規范發文流程,做到依法依規。
(四)健全機制提高執法水平
制定委黨組工作規則,完善議事原則,規范和完善重大決策機制和決策程序,建立規范有效的行政決策機制,堅持重大事項具體決策。建立健全法律顧問制度,聘請法律顧問,充分發揮法律顧問在科學決策、依法行政等方面的參謀作用,為我委制定重大決策等方面提供法律意見。在處理我委恐龍金屬板網廠信訪群體、壽城水岸排位避險過渡房群體、長建公司信訪群體、機械總廠國有企業改制等信訪遺留問題上,充分征求各部門單位意見,極力減少化解風險,并邀請專業團隊對處置辦法進行風險性評估,完善評估程序,逐步化解。
(五)嚴格規范文明執法
據職能職責,我委負責全區電力運行安全、城鎮燃氣、民用爆破器材銷售和鹽業專營等行業的行政管理和行政執法。按規定公示行政權力目錄、行政權力事項清單。2021年,我委出動執法檢查人員293人次,行政處罰9家,其中警告4家,行政罰款5家,行政罰款37100元,對所有處罰對象均按照“三項制度”要求進行了公示,并同時錄入信用長壽。并嚴格規范執法程序:
一是規范事前公示制度。我委通過區政府信息公開網及時公示公開了執法主體、執法依據、執法權限、執法程序、救濟方式、監督舉報等。編制了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執法事項清單、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執法人員執法資格清單和行政執法程序流程圖,并在網上公示。二是強化事中公示制度。執法人員開展執法活動時,嚴格實施執法人員持證上崗、亮證執法工作要求,規范執法事中公示。在行政服務中心窗口公示行政許可事項、流程、資料和工作人員崗位工作信息。三是推動事后公示。我委通過區政府信息公開網定期公示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檢查事項情況,接受群眾監督。四是積極推進執法全過程記錄,在開展執法時采取照相、執法記錄儀等手段對執法過程進行全過程記錄。在執法過程中,我委嚴格對照法律法規條文,注重說理式、“柔性”執法,不存在濫用停產、停業處罰。
(六)制定委黨組工作規則,完善議事原則
規范和完善重大決策機制和決策程序,建立規范有效的行政決策機制,堅持重大事項具體決策。建立健全法律顧問制度,聘請法律顧問,充分發揮法律顧問在科學決策、依法行政等方面的參謀作用,為我委制定重大決策等方面提供法律意見。
(七)依法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預防性制度機制建設,我委處于原區屬國有和集體企業社會矛盾的多元前哨,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工作艱巨復雜;各種上訪、矛盾糾紛化解,是我委經常性工作。今年以來,我委依照法律法規對上訪案件進行了妥善處理,接待來訪群眾100余次1200余人,召開各種信訪問題專題會議20余次,化解了恐龍金屬板網廠信訪群體、壽城水岸群體、長棉廠到川維工作群體等3個群體長期信訪問題,化解了高素英等2個長期信訪個案。同時通過專業律師團隊對機械總廠、建設公司等遺留問題進行可行性分析,逐步推進相關問題得以落實。
二、2021年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有關情況
我委委黨組高度重視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加強黨組集體領導。認真落實主要領導第一責任人責任、分管領導一崗雙責的責任體系。委黨組制定2021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意見,認真落實“述法”要求,推進法治建設,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主要領導親自組織推動和實踐依法治國工作,對法治建設親自部署、親自過問、親自協調、親自督導。實時開展法治政府建設督察,對發現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逐項制定整改措施,明確責任主體和整改時限,扎實推進問題整改。分管領導在各自管理領域安排布置法治政府建設相關工作,認真履行一崗雙責責任。
三、2021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雖然我委在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從總體上看,我委依法行政工作與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相比、與企業及群眾的期望相比、與區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二個方面:一是對習近平法治思想、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和法律法規的學習還有差距,在學習的深度、廣度、高度上還需要加強,在學習方式上還需要創新。二是行政執法力度還需要加強。
四、2022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工作思路和目標舉措
根據《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和我市、區實施方案,確定以下工作思路和目標:
(一)法治教育再強化
加強對行政復議、執法人員的培訓,推動培訓的常態化和制度化,不斷提升法治建設隊伍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同時加大社會普法宣傳的工作力度,通過政府公開網站等平臺向群眾及時公開政府信息,推動各項工作規范化、法制化開展。
(二)平臺管理再深化
嚴格按照“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要求,動態調整“最多跑一次”辦事事項,進一步深入推進辦事事項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規范行政審批事項、程序、文書,優化行政審批服務,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提升行政審批效能。強化“互聯網+監管”平臺應用,加強與市級部門溝通聯系,積極開展各項行政執法工作。
(三)行政復議信息化
充分運用各級行政復議工作平臺,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供標準一致、數據同源的行政復議工作服務,方便申請人在線申請行政復議、查詢行政復議相關信息,增強工作的透明度,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
(四)對接機制常態化
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健全行政復議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良性互動、有序銜接工作機制。常態化開展各部門聯合信訪群眾調解工作,引導群眾通過法律途徑解決訴求。
五、其他需要報告的情況
無。
重慶市長壽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2022年1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