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長壽區農業農村委員會2024年以來生態環境保護職責履行情況報告
?
根據《重慶市推動職能部門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實施方案》(渝環〔2023〕120號)要求,現將2024年以來生態環境保護職責履行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一)有效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作。累計改造農村戶廁1200余戶,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2%;新建垃圾分類行政村82個,實現19個街鎮轉運站全覆蓋,自然村收運設施與無害化處理率均100%;“銷號”49條農村黑臭水體,生活污水處理率達88.7%。
(二)有序推進水產養殖尾水治理工作。宣傳重慶市水產養殖尾水排放標準DB/50,并在30畝以上規模化水產養殖場張貼尾水排放標準200余張。2024年以來開展綠色健康養殖技術及養殖尾水治理模式培訓8次,累計培訓600余人次。整合資金全力推進30畝以上規?;a養殖場的尾水治理工作,2024年以來整合資金800余萬元,指導養殖戶因地制宜開展尾水治理工作,通過三池兩壩多級沉淀池凈水模式、魚菜共生凈水模式和其他資源化利用等方式實現118家養殖場的尾水治理。
(三)大力提升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2024年以來,持續促進畜禽養殖生產方式轉變,累計投入財政資金近800余萬元,支持轄區內規模畜禽養殖場升級改造設施設備,同時示范推廣節水節料、干清糞、微生物發酵等綠色技術4項。按照“一場一策、一場一檔”治理思路,繼續推進“就地還田小循環、跨企種合作中循環、跨區利用大循環”三級閉環式生態種養循環利用體系的構建,該體系入選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典型案例并在全市推廣。堅持“長效化”監管,鞏固養殖生態治理成效,2024年以來,我中心累計開展畜禽養殖污染季度巡查7次,共計檢查養殖場戶400余場次,督促整改問題50余個。
(四)大力推進科學施肥和化學農藥減量工作。印發全區科學施肥和化學農藥減量工作方案,2024年我區主要農作物當季肥料利用率達44.67%,三大糧食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覆蓋率為47.19%,主要糧食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為56.19%,扎實做好田間試驗示范,以及耕地質量和病蟲害監測預報。
(五)持續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工作。2024年以來全區共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512.7萬個,處置農藥包裝廢棄物58.7噸,農民滿意度85%以上。建成以“使用者交回、農藥經銷商回收、第三方收集貯運、專業機構處置、財政資金扶持”為主要模式的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處置機制。
(六)因地制宜開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2024年以來,我區以現有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市場化主體為依托,全面完成了2024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建設任務,印發了年度工作方案,在菩提、渡舟、鳳城、八顆、新市開展秸稈離田收儲試點,為菩提、鳳城、渡舟三個街道配備了秸稈粉碎設備。
(七)科學推進土壤污染治理工作。持續開展農用地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共實施安全利用技術措施面積10余萬畝。完成農產品產地土壤環境國家(市)控點開展例行監測工作,為我區耕地污染風險管控提供實時預警。
(八)持續開展農機報廢回收處置工作。通過企業自主申報、部門聯合評審、結果社會公示等環節,擇優確定長壽區農機報廢回收企業,同時要求企業嚴格按照國家《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及環保標準,對報廢農機進行拆解、分類處理,重點做好廢油、重金屬等污染物的無害化處置,堅決杜絕環境污染與安全隱患。建立健全老舊農機專項臺賬,實現“一機一檔”精準管理,2024年以來全區已累計完成農機具報廢更新數量1085臺。
(九)著力推進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堅定不移推進長江“十年禁漁”,2024年以來,共查處漁業案件212件,其中非法垂釣案143件,占比67.5%。著力開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救助工作,對擱淺、受傷等水生野生動物進行專業性救護、暫養和放生等工作,2024年以來,救護放生3尾野生大鯢。
(十)持續強化秸稈露天焚燒管控工作。組建管控專班,聯合鎮街開展專項整治,對重點區域24小時巡查,2024年以來累計出動巡查人員560余人次,檢查186次。2025年上半年火點數236起,下半年降至88起;2024年以來指導鎮街辦理秸稈禁燒案件5件,罰款2900元。同時充分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將秸稈禁燒納入村規民約,處置21起違規行為,收取違約金2200元。
二、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管護機制不健全。缺乏系統性設計,尚未形成覆蓋“建設—運維—監督”全流程的閉環體系。設施運維缺乏統一技術規范,公廁保潔頻次、垃圾收集點消毒標準等未形成明確細則,導致部分區域“重建輕管”問題突出。
(二)群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不夠。非法垂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畜禽糞污處置、農業綠色發展等工作群眾參與監督積極性不高,部分種養殖業主環保主體責任意識較為淡薄。
(三)水產養殖尾水治理后期管護難。部分業主在尾水設施建成后管護不到位,對尾水直排污染的認識不足,缺乏主動治理的內在動力。
(四)長江禁漁執法監管壓力突出。長江禁漁執法水域分散,漁政協巡人員有限,難以實現全水域、全天候巡查,存在監管“盲區”。群眾對非法垂釣的認知不足,部分人認為“休閑垂釣不違法”,缺乏主動抵制意識,增加了執法監管壓力。
(五)露天焚燒秸稈管控難度大。個別群眾環保意識薄弱,傳統習慣難改,認為“露天焚燒秸稈能殺蟲肥田、省功夫”,對焚燒產生的大氣污染、火災隱患認識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健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管護機制。完善長效管護體系,明確分級管護責任;積極探索數字化、智能化監管平臺建設,提升環境管護實時監測與動態管控效率。
(二)積極開展環境保護工作宣傳培訓。圍繞農村人居環境、水產養殖尾水治理、長江十年禁漁、農藥化肥減量、秸稈露天焚燒等重點工作,通過下鄉、技術培訓會、示范觀摩、新媒體案例推送等方式,普及相關法律法規,不斷提升群眾和種養殖業主的環境保護意識。
(三)推進規模水產養殖戶尾水治理。持續宣傳重慶市水產養殖尾水排放標準DB/50,做好綠色健康養殖技術及養殖尾水治理模式培訓。加強尾水處理設施管護,各街鎮督促養殖業主做好已建成尾水處理設施的管護,對已損壞的尾水設施督促業主立即自行修復,確保尾水設施良好運行。
(四)持續規范休閑垂釣行為與漁業生態保護。強化部門協作聯動,常態化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嚴厲打擊以營利為目的的生產性垂釣行為;堅持“疏堵結合、人性化管理”原則,通過劃定垂釣區域、明確垂釣規則等方式,引導垂釣愛好者規范行為,既嚴格落實禁捕退捕管理要求,又滿足群眾合理休閑需求。
(五)大力提升露天焚燒執法管控力度。優化“三級網格+專業隊伍”的露天焚燒管控模式,推動執法力量向街鎮、村(社)基層延伸,實現管控無死角;深化政策宣傳教育,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普及露天焚燒危害及法律后果,筑牢“違法必懲、綜合利用”的思想防線,從源頭減少秸稈露天焚燒行為。
(六)加強糞污資源化利用長效監管。優化完善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與污染監管制度,創新監管方式,加強日常巡查與技術指導,主動協同配合執法部門開展工作,提升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
重慶市長壽區農業農村委員會 ?
2025年11月3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