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長壽區司法局2021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
2021年,長壽區司法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2021年全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要求,堅持依法行政,將法治建設全面貫穿于司法行政工作,為促進全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提供堅強的法治保障。現將我局2021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
長壽區司法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市委和區委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法治建設中的統籌協調作用,切實履行司法行政法治建設工作職責,推動法治建設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我局把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重要政治任務,結合司法行政系統隊伍教育整頓及黨史學習教育,組織全體干部職工開展專題講座、小組討論、撰寫心得體會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通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推動全體干部職工自覺以習近平法治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二)統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牽頭擬定《中共重慶市長壽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2021年工作要點》及《2021年全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部署依法治區及法治政府建設的年度工作任務。根據“一規劃兩綱要”,牽頭擬定長壽實施方案,從法治服務長壽中心工作、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維護群眾高品質生活、推進社會治理創新等各個方面制定具體措施,進一步提升未來五年我區的法治化水平。
(三)牽頭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積極主動參與重慶市法治政府示范創建活動,并以此為契機推動我區法治政府建設走上新臺階。牽頭組織全區各部門、各街鎮對照法治政府建設示范指標體系進行全面自查自評,查找差距,以創促改。2021年11月,我區申報的《綠色執法筑牢生態屏障》獲重慶市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命名。
(四)加強法治督察工作
2021年9月,組織相關單位組成5個檢查小組,對照中央依法治國辦《2021年法治政府建設督察要點》,對16個區級單位和19個街鎮開展實地檢查。組織召開督察工作推進會,就督察發現的問題形成問題清單,及時向各有關單位反饋,并督促整改到位。
二、2021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完善重大行政決策機制
牽頭擬定我區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實施辦法、目錄標準及我區2021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建立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重大行政決策臺賬管理機制,保障重大行政決策科學、民主、合法,重大行政決策執行監督到位。
(二)嚴格行政規范性文件審核
嚴格落實“未經合法性審核不上會、不制發”工作原則,按照《重慶市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辦法》規定的審核內容對標對表嚴格把關,堅決糾正違背上位法律法規、違規增加公民組織義務等不合規條款。2021年共審核政府行政規范性文件32件,制發17件,均已向市政府及區人大備案。
(三)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水平
一是牽頭梳理區、鎮兩級行政許可等10類4805項行政權力和335項公共服務事項,進一步明確各級各部門在權力清單范圍內規范行使權力,權力清單在區政府網站上公布,接受社會監督。二是牽頭擬定我區行政執法爭議協調辦法、行政執法監督意見書制度及行政執法情況通報制度,建立完善行政執法爭議協調和違法執法行為聯合處理機制。三是制發《進一步加強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的函》,明確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要求及考核要求,不斷推動各級行政機關負責人積極應訴。2021年,我區各級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93.75%,較去年同期提升15.97個百分點。
(四)穩步推進行政復議體制改革
一是牽頭擬定我區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實施方案,自2021年8月1日起,我局作為行政復議機構,代表區政府統一行使行政復議職權。2021年,我局代表區政府受理行政復議案件65件,辦結55件,進一步促進我區各級行政機關依法行政。二是配合行政復議體制改革,積極探索在行政復議前開展先行調解,完善行政調解與行政訴訟、行政復議、行政裁決之間的有機銜接、互相協調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2021年,通過“復調對接”化解行政爭議20件,既解決群眾的急難困苦,又有效化解行政爭議。
(五)不斷優化法治營商環境
深入開展“公共法律服務園區行”“助企抗疫司法同行”“企業法治體檢”等專項行動,為80余家企業進行法治體檢,向中小微企業提供法律咨詢和建議400件次,幫助企業復工復產、防范法律風險,維護企業合法權益。聯合攀枝花市律師協會、長壽區律工委,共建“法治智庫”,為兩地企業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助力川渝兩地共同發展。
(六)持續優化公共法律服務
一是長壽公證處參與活禽宰殺點清理整頓工作、公租房廉租房抽簽選房工作、區法院司法強拆等全區重大民生工作,為疫情防控、住房保障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事項提供公證服務,保障工作有序推進。二是區法律援助中心持續推動法律援助向低收入群體覆蓋,將農村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殘疾人、婦女等作為法律援助重點對象,全年共辦結婦女兒童、空巢老人、殘疾人、退役軍人等援助案件153件,辦結涉農法律援助案件112件。三是持續推進“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建設,2021年以來,共解答群眾法律咨詢1900余人次,為村(社區)出具面法律意見書590余件,開展法治教育講座280余場,參與糾紛調解280余件,代寫法律文書140份,協助處理信訪69件,將法律服務觸角不斷向基層延伸,著力提升基層群眾的學法用法水平。
(七)不斷強化法治宣傳教育
一是打造區級法治文化陣地,依托桃花公園建成長壽區法治文化廣場;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區)“三治結合”建設行動,全區270個村(社區)均達到實際建設標準,成功創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3個,市級56個。二是全面落實領導干部法治理論考核和旁聽制度,組織新提任領導干部參加春、秋兩季新提任領導干部法治理論考試,合格率100%;組織200余名領導干部參與法院庭審旁聽。緊抓青少年普法教育,全面落實中小學法治教育課時和法治副校長制度,法治副校長或法治輔導員配備率達100%。三是積極開展反詐宣傳、民法典、長江保護法、優化營商環境等專項法治宣傳,推動普法進機關、進醫院、進企業、進學校等活動,2021年共開展普法宣傳近400場次,發放宣傳資料5萬余份,滾動播出普法音頻5000余次,覆蓋群眾近10萬人次。
(八)切實提升平安建設水平
整合現有資源,形成“區重大矛盾糾紛綜合調處中心+街鎮人民調委會+村(社區、企業)人民調委會+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委會+‘五調’組織”的多層寬域人民調解組織網絡,實現調解組織全覆蓋。在鎮(街道)、村(社區)兩級已有306名專門從事調解工作人員的基礎上,為鎮(街道)綜治中心增配專職人民調解員51名,實現了專職調解員“321”的配備目標。統籌各級各類調委會力量,強化“警調”“訪調”“訴調”“復調”“仲調”對接。2021年全區各級調解組織共調解糾紛10747件,調解成功10467件,成功率97.4%,調解案件數同比2020年上升21.8%。無一件引發群體性事件,有力提升了全區社會環境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我局2021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依法行政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總結成績和經驗的同時,我們更清醒的看到目前最突出的問題和差距:一是法治建設工作機制還不夠完善,二是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和村(社區)法律服務工作室作用發揮還不夠明顯,三是行政執法監督的作用發揮還不夠充分。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區的集中統一領導和對司法行政工作的絕對領導,以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創造安全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為主線,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為主題,以全面貫徹落實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及我區實施方案為重點,以打造“兩地一城”、實施“3113項目”為重任,推動司法行政工作再上新臺階,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市第六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一是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為主題,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把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重點內容,提高法治干部的能力和水平。發揮好牽頭抓總作用,對標對表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和重慶市實施方案,做好法治長壽、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三個五年實施方案的統籌協調,抓好督察督辦,確保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為建設好“兩地一城”和實施好“3113”項目攻堅行動計劃提供法治保障。
二是以依法行政為導向,縱深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組織開展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鞏固深化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工作。積極深入推進我區行政復議體制改革,鍥而不舍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繼續強化“復調對接”,推動從源頭上化解行政爭議維護社會和諧。全面加強重大行政決策和行政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查工作,推動法律顧問履職盡責、發揮作用,服務重大行政決策科學化、法治化。
三是以法治為民為宗旨,全力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充分發揮公共法律服務三級實體平臺作用,積極推進民主法治村(社區)示范創建工作,推動建立“法律明白人儲備庫”,持續開展“鄉村振興·法治同行”“法律援助進村居”等系列活動,讓更多群眾共享法治建設成果。深化新時代“楓橋經驗”長壽實踐,推進大調解體系建設;扎實開展“調解促穩定、喜迎二十大”專項行動,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貫徹實施“八五”普法規劃,圍繞習近平法治思想、憲法、民法典等重點內容,加強具有長壽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繁榮發展法治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