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引號 ] | 11500221MB1567922R/2025-00072 | [ 發文字號 ] | 長水許可〔2025〕34號 |
| [ 主題分類 ] | 農業、林業、水利 | [ 體裁分類 ] | 行政許可 |
| [ 發布機構 ] | 長壽區水利局 | [ 有效性 ] | |
| [ 成文日期 ] | 2025-06-25 | [ 發布日期 ] | 2025-06-26 |
重慶市長壽區水利局關于長壽區長壽湖、鄰封、云集片區污水管網建設項目(三標段)水土保持方案準予行政許可的決定
重慶長壽鄉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你單位報送的《長壽區長壽湖、鄰封、云集片區污水管網建設項目(三標段)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收悉。經審查,現批復如下:
一、《報告書》編制目的明確,所依據的法律法規、部委規章、規范性文件、規范標準、技術文件和技術資料基本正確,內容較全面,基本符合《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技術標準》(GB50433-2018)和有關標準規定的水土流失防治標準及可研階段深度要求。原則同意該項目水土保持方案。
二、水土流失預測時段、預測內容、預測方法及預測結果基本正確。
三、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明確。其防治責任范圍面積為2.82hm2,其中永久占地0.05hm2、臨時占地2.77hm2。
四、水土流失防治原則和目標明確,水土保持分區基本合理。按照防治責任范圍擾動特點、建設時序、水土流失影響等因素,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分區劃分為一個一級防治分區,即項目建設防治區。水土保持措施結合主體工程施工進行了措施配置,同時提出的實施進度安排合理可行。
五、基本同意該工程水土保持防治總體方案,水土流失分區防治措施設計緊密結合主體工程的水土流失形式和特點。根據本工程水土流失預測、防治責任范圍以及水土流失防治分區和防治內容,確定不同的防治措施及布局,并形成本方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體系。原則同意各分區方案,其主要水保措施為:
工程措施:土地整治0.74hm2,表土剝離0.20萬m3,表土回覆0.20萬m3。
植物措施:撒播草籽0.59hm2。
臨時措施:防雨布覆蓋2000m2。
項目投資估算編制依據基本正確,工程投資較合理,基本同意本水土保持方案投資估算。該項目水土保持方案估算總投資34.22萬元,其中主體已列投資10.35萬元,方案新增投資為23.87萬元。主體已列投資中,工程措施10.02萬元,植物措施0.33萬元;方案新增投資中,監測措施3.45萬元,臨時措施1.05萬元,獨立費用14.30萬元,基本預備費1.13萬元,水土保持補償費3.94296萬元(免征)。
七、根據《重慶市物價局 重慶市財政局 重慶市水利局關于水土保持補償補償費標準的通知》(渝價〔2017〕81號)規定,一般性生產建設項目按照征占用土地面積一次性計征,收費標準為每平米1.4元(不足1平方米的,按1平方米計)。本項目征占用土地面積為28164m2,單價為1.4元/ m2,補償費為39429.6元。根據《重慶市水利局關于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免征水土保持補償費征收有關事項的復函》(渝水函〔2017〕146號)文件,新建污水管網屬于生態環保類項目,根據《重慶市水土保持補償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渝財綜〔2015〕101號)第十一條第四款規定,污水排水系統建設符合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市政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項目類水土保持補償費免征情形。故本項目可免征水土保持補償費。
八、本項目在水土保持方案確定的棄渣場以外新設棄渣場的,或者因棄渣量增加導致棄渣場等級提高的,生產建設單位應當開展棄渣減量化、資源化論證,在棄渣前編制水土保持方案補充報告,并完成棄渣場變更審批手續。
九、請你單位認真落實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要求,按照水土保持方案完善水土保持設施建設、加強建設過程中的管理、自行或委托中介機構開展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在每季度第一個月向我局報送上一季度的監測季報;可由主體工程監理單位承擔本項目的水土保持監理工作。預防和避免水土流失的產生,并接受區水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項目地點、規模如發生重大變化,應及時補充或修改水土保持方案報我局審批,水土保持措施如需作重大變更的也須報我局批準;工程完工后,項目投產使用前,依據經批復的水土保持方案及批復意見,自主開展水土保持設施驗收,明確驗收合格結論,向社會公開并在水土保持設施自主驗收通過3個月內,向我局報備驗收材料。
十、本許可有效期為三年,自簽發之日起計算。
?
附件: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重慶市長壽區水利局
2025年6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