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節水產品,就一定節水嗎?——節水科普
近年來,隨著節水觀念廣泛傳播,全社會節水意識進一步增強,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節水觀念和方法也大有玄機。很多我們認為的節水“金點子”,可能導致水資源的“隱形”浪費。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節水有哪些常見誤區呢?
問題一:節約用水就是限制用水?
答:節水是指在滿足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采取法律、行政、技術、經濟、工程等綜合措施,減少取水、供水和用水過程中的水量消耗和損失,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科學開發、高效利用和有效保護水資源的行為。它強調讓人合理、高效地用水,不隨意浪費水。
問題二:水龍頭應該全部選用節水型水龍頭?
答:節水型水龍頭通過減少單位時間的水流量來節水,而家中有些用水產品用水量相對固定,如洗衣機、浴缸等,使用限流的水龍頭只會延長進水時間,并不能節水。洗手、洗菜、洗臉用途的水龍頭,其流出的水最后會流走,當然同樣時間內出水量越小越節水,這些地方就適合采用節水型水龍頭。
問題三:有水效標識的產品一定是節水器具?
答:水效標識包含水效等級等信息。水效等級一般分為3級或5級。其中1級水效用水量最少、水效等級最高;3級或5級則是產品水效的市場準入值。有水效標識并不代表該產品是節水器具,如水嘴、坐便器、淋浴器等常見涉水產品需要達到水效等級2級及以上才是節水器具。
問題四:馬桶沖水量越小就越節水?
答:馬桶能否節水,是由沖水量和沖凈度共同決定的。因此,單次沖水量小,并不能代表馬桶節水。簡單來說,如果馬桶每次的沖水量小,但不能一次沖洗干凈,需再次放水沖洗,反而更費水。
問題五:將水龍頭開著滴水,水表不會轉動計費,就可以節省水費?
答:水表通過內部的葉輪轉動帶動計數機構來實現計量。以前的老式機械水表機械結構不夠精密,水流太小不足以帶動葉輪轉動,水表讀數可能不會走動。如今生產工藝不斷改進,水表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計量精度提高,即使水流很小,也能準確計量、精準讀數。長期開著水龍頭滴水,如果儲水不當反而可能導致水滿溢出,進而浪費水資源。
問題六:用了節水產品就一定節水?
答:節水產品要達到真正的節水效果,與安裝、使用、維護環節密切相關。安裝時所用的配件不好或使用不當,會出現跑冒滴漏問題,變成浪費水的產品。
問題七:盆浴只用“一缸水”比淋浴更省水?
答:一般情況下,不間斷淋浴10分鐘用水約40~75升(與所使用花灑的水效等級相關),而使用浴缸洗澡單次需水超過200升。相比之下,淋浴更省水。此外,淋浴時水流不斷沖洗,可減少細菌滋生,相對盆浴更衛生。
問題八:中午澆花植物吸收更好?
答:早晚澆花最合適。植物澆水的最佳時間是早晚陽光微弱、蒸發量小的時候。因為中午陽光充足,水分蒸發快,這時候澆花不但不能深入滲透土壤,還會造成水資源浪費。
問題九:直接用水龍頭沖洗拖把便捷又省水?
答:用水龍頭直接沖洗拖把看似便捷,實則沖洗用時較長,耗水嚴重。放在桶中慢慢洗,更省水。推薦選用具備擰干功能的拖把,并養成在桶內涮洗的習慣。
問題十:過度減少用水量也沒問題?
答:有人為了節水,過度減少用水量,如減少洗澡、洗衣服、洗蔬菜水果的次數等,但這種方式很可能會影響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正確做法是在保證生活質量的前提下,高效用水,合理減少用水量。
以上生活中的節水誤區你是否都了解并完美避開呢?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共同節約水資源,爭做真正的節水達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