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引號 ] | 11500221MB15517796/2020-00062 | [ 發文字號 ] | |
| [ 主題分類 ] | 環境監測、保護與治理 | [ 體裁分類 ] | 財政預算、決算 |
| [ 發布機構 ] | 長壽區生態環境局 | [ 有效性 ] | |
| [ 成文日期 ] | 2020-08-13 | [ 發布日期 ] | 2020-08-13 |
重慶市長壽區生態環境局2020年部門預算情況說明
????一、單位基本情況
(一)職能職責。
負責貫徹執行生態環境基本制度。負責貫徹執行生態環境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方針政策,根據職責和委托擬訂有關規范性文件。會同有關部門擬訂生態環境規劃并組織實施。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并監督實施重點區域、流域、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環境規劃和水功能區劃;負責生態環境問題的統籌協調和監督管理。建立健全突發生態環境事件的應急預警機制。牽頭協調環境污染事件和生態破壞事件的調查處理,協助區政府對突發生態環境事件的應急預警工作。牽頭指導和實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協調解決有關跨區域的環境污染糾紛。統籌協調重點區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負責監督管理減排目標的落實。監督實施各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排污許可證制度,組織確定水、大氣等納污能力,監督檢查污染物減排任務完成情況,實施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負責提出生態環境領域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方向、財政性資金安排的意見,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組織實施和監督工作;負責環境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擬訂水、大氣、土壤、固體廢物、化學品、機動車、噪聲、光、惡臭等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并監督實施。會同有關部門監督管理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負責流域水環境保護,監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負責入河排污口的設置管理。組織指導城鄉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監督指導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監督指導區域大氣環境保護工作,組織實施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協作機制;指導協調和監督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組織編制生態保護規劃,監督對生態環境有影響的自然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生態環境建設和生態破壞恢復工作。組織擬訂各類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制度并監督執法。監督野生動植物保護、濕地生態環境保護、荒漠化防治等工作。指導協調和監督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監督生物技術環境安全,牽頭生物物種(含遺傳資源)工作,組織協調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參與生態保護補償工作;負責核與輻射安全的監督管理。牽頭負責核安全工作協調機制有關工作。監督管理核安全和放射源安全,監督管理電磁輻射、核技術應用、伴有放射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的污染防治。組織開展核與輻射環境監測工作。負責輻射環境事故應急處理,參與核事故應急處理;負責生態環境準入的監督管理。受區政府委托對經濟和技術政策、發展規劃以及經濟開發計劃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按規定審批或審查開發建設區域、規劃、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組織實施生態環境準入清單;負責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擬訂生態環境監測制度并監督實施。組織建設和管理生態環境監測網、生態環境信息網,會同有關部門統一規劃生態環境質量監測站點設置。組織實施生態環境質量監測、污染源監督性監測、溫室氣體減排監測、應急監測。組織開展生態環境質量狀況調查評價、預測預警。建立和實行生態環境質量公告制度,統一發布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和重大生態環境信息;負責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貫徹執行應對氣候變化及溫室氣體減排重大戰略、規劃和政策,承擔國家、市履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在我區的相關工作,參與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際交流與合作;負責生態環境監督執法。組織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執法檢查活動,查處生態環境違法問題,具體執法交由相關執法隊伍承擔,并以部門名義統一執法;負責開展生態環境科技工作。組織開展生態環境科學研究和技術工程示范,推動生態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設。參與指導推動循環經濟和生態環保產業發展;組織開展生態環境宣傳教育與國際合作工作。制定并組織實施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綱要,推動社會組織和公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參與實施生態環境國際合作交流;承擔重慶市長壽區生態環境委員會的日常工作;負責機關、直屬事業單位黨建工作;完成區委、區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職能轉變。重慶市長壽區生態環境局要統一行使生態和城鄉各類污染排放監管與行政執法職責,切實履行監管責任,全面落實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和環境質量底線,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保障生態安全,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二)單位構成。
長壽區生態環境局包括區生態環境局機關,下設區環境行政執法支隊、區生態環境監測站。其中局機關設7個職能科室,分別為辦公室(應急管理辦公室)、自然生態保護科(法規宣教科)、水生態環境科、大氣環境科、土壤固廢管理科、行政審批科(環境影響評價科)、總量與排放管理科。
(三)本輪機構改革相關情況。
組建區生態環境局。將原區環境保護局的職責,以及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職責,區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的監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職責,區水務局的編制水功能區劃、排污口設置管理、流域水環境保護職責,區農業委員會的監督指導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職責等整合,組建區生態環境局,作為區政府工作部門,實行以市生態環境局為主的雙重管理體制。
二、? 部門收支總體情況
(一)收入預算:2020年年初預算數5470.05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撥款5020.02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撥款0萬元。收入較去年增加536.74萬元,主要原因是上級下達的水污染防治項目資金增加。
(二)支出預算:2020年年初預算數5470.05萬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務329.06萬元,教育8.63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171.92萬元,衛生健康支出76.23萬元,住房保障72.28萬元。
三、? 部門預算情況說明
2020年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5020.02萬元,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5020.02萬元,比2019年增加536.74萬元。其中:基本支出1750.02萬元,比2019年增加107.54萬元,主要原因是人員增加、增資調資等,主要用于保障在職人員工資福利及社會保險繳費,退休人員補助等,保障部門正常運轉的各項商品服務支出;項目支出3270萬元,比2019年增加429.2萬元,主要原因是上級下達的水污染防治項目資金增加。
本部門2020年未使用政府性基金預算撥款安排的支出
四、? ?“三公”經費情況說明
2020年“三公”經費預算44萬元,比2019年增加2萬元。其中:因公出國(境)費用0萬元,與2019年持平;公務接待費8萬元,比2019年增加2萬元,主要原因是接待上級部門檢查;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 36萬元,與2019年持平;公務用車購置費0萬元。
五、? 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2020年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運行經費458.11萬元,比上年增加1.66萬元。主要用于辦公費、印刷費、郵電費、水電費、物管費、差旅費、會議費、培訓費及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等。
(二)政府采購情況。所屬各預算單位政府采購預算總額600萬元:政府采購貨物預算325萬元、政府采購工程預算100萬元、政府采購服務預算175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撥款政府采購600萬元:政府采購貨物預算 325萬元、政府采購工程預算100萬元、政府采購服務預算175萬元。
(三)績效目標設置情況。
1.預算績效目標設置情況概述。應當參照如下格式說明:根據預算績效管理要求,我局2020年項目支出均實行了績效目標管理,涉及一般公共預算當年財政撥款3270萬元,上年結轉項目資金450.03萬元。其中:一般性項目16個,涉及資金2145.03萬元;重點專項2個,涉及資金1575萬元。
2.重點專項績效目標設置情況。重點專項的績效目標批復表附后。
(四)國有資產占有使用情況。截止2019年12月,所屬各預算單位共有車輛8輛,其中機要通信車1輛、執勤執法用車4輛、特種車輛2輛、生態環境監測站未納入車改的特種用車2輛。2020年一般公共預算安排購置車輛0輛。
六、專業性名詞解釋
以下為常見專業名詞解釋,部門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解釋和增減。
(一)財政撥款收入:指本年度從本級財政部門取得的財政撥款,包括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和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
(二)其他收入:指單位取得的除“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等以外的收入。
(三)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
(四)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五)“三公”經費:指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反映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部門預算公開聯系人:羅琳? 聯系方式:023-404604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