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引號 ] | 11500221009303905W/2023-00001 | [ 發文字號 ] | 無 |
| [ 主題分類 ] | 統計;經濟運行 | [ 體裁分類 ] | 統計分析 |
| [ 發布機構 ] | 長壽區統計局 | [ 有效性 ] | |
| [ 成文日期 ] | 2023-02-06 | [ 發布日期 ] | 2023-03-06 |
2022年全區經濟運行情況
????2022年,全區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聚力推進“兩地一城”建設,大力實施“3113”項目攻堅行動計劃,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力實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有效應對各種超預期因素沖擊,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一、全區各行業頂住經濟下行壓力,“兩地一城”建設開局良好。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18.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2.6%,增速與全市持平。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4.4億元,增長3%;第二產業增加值565.1億元,增長2.4%;第三產業增加值289.1億元,增長2.9%;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9.1%、53.5%、37.4%,分別拉動經濟增長0.2、1.4、1個百分點。
二、工業經濟持續發展,支撐作用進一步發揮。全年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471.5億元,增長3.7%,其中,12月單月產值增長1.4%,增速環比比11月提高4.9個百分點,工業經濟止跌回升。從園區看,全年經開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9.7%,增速比全區高6個百分點;高新區產值同比減少53億元。從主導產業看,醫藥、化工行業較快增長,產值分別增長57.8%、9.5%;鋼鐵行業增長緩慢,產值增長0.8%;家居行業下降較快,產值下降25.6%。
????三、農業生產平穩,畜牧業穩定增長。全年實現農業增加值64.4億元,增長3%,增速較前三季度提高0.4個百分點。糧食產量32.4萬噸,下降1.2%;蔬菜產量39萬噸,增長2.5%;園林水果產量20.2萬噸,增長3.8%;生豬出欄58.7萬頭,增長1.7%;家禽出欄1076.4萬只,下降1.2%;禽蛋產量6.5萬噸,增長6.9%。
????四、第三產業發展向好,其他服務業比重提升。全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2.9%,增速排主城都市區第6位,比前三季度提高2位,連續四個季度排主城都市區前10位。其他服務業發展較好,全年增加值增長8.4%,增速比GDP增速高5.8個百分點,占GDP比重從12.5%提高到13%,其中,規上居民服務和修理業、文化體育娛樂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87.6%、18.5%、11.8%,保持了較好增長態勢。金融業穩步恢復,存款、貸款余額增速回升到全市之上,12月末存款余額750.8億元,增長8.4%,貸款余額526.8億元,增長8.4%,增速均高于全市。水路運輸增長較快,全年水路貨物運輸總量增長9.7%,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長0.3%,帶動水路運輸總周轉量增長5.6%。
????五、投資需求穩定,消費需求穩步恢復。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2%,增速分別比全市、全國高4.5、0.1個百分點,增速排主城都市區第7位。不斷加大民生、基礎設施投入,基礎設施投資增長46.3%。受新冠疫情影響,消費恢復壓力明顯。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0億元,增長0.6%,增速分別比全市、全國高0.9、0.8個百分點,四季度消費回落明顯,但下滑速度小于全市全國;批發業、零售業、住宿業、餐飲業銷售額(營業額)分別增長5.2%、5.5%、2.6%、0.7%。
六、新動能新產業發展強勁,發展潛力不斷積聚。深入推動科技創新,創新資源加速集聚,發展新動能持續增強。全年規上高技術制造業實現產值161.7億元,增長39.4%,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11%,占比比去年提高2.8個百分點,對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貢獻率86.2%;規上戰略性新興制造業實現產值303.7億元,增長15.8%,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20.6%,比去年同期提高4.2個百分點,對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貢獻率41.5%;限上零售業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銷售額增長33.2%,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高32.6個百分點。
七、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居民收入穩步增長。持續辦好民生實事,不斷加大民生投入,財政民生投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64%,千方百計促進就業,持續開展各類職業培訓,城鎮新增就業2.6萬人,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5%。全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95元、增長5.4%,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到2.11:1,優于全市全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