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引號 ] | 11500221MB19202557/2023-00120 | [ 發文字號 ] | |
| [ 主題分類 ] | 衛生 | [ 體裁分類 ] | 其他 |
| [ 發布機構 ] | 長壽區衛生健康委 | [ 有效性 ] | |
| [ 成文日期 ] | 2023-07-24 | [ 發布日期 ] | 2023-07-25 |
健康科普 | 暴雨過后,這些事情要知道
趟過積水后,及時擦干
暴雨過后,部分路段會有積水,需要注意的是,暴雨過后的積水中存在大量的細菌和真菌,如果趟過積水不及時清理的話,非常容易導致足部發生真菌感染,進而患上腳氣。

所以外出一定要注意勿踩積水,如果實在避免不了,也要盡量不長時間的在水中浸泡,之后及時擦干,換上干凈的鞋襪。
腳部有傷口被泡過怎么辦?
如果腳部有傷口,那么在浸泡過積水之后,就有可能發生細菌感染。對于新傷口的處理方法可以用止血、沖洗、消毒,需要注意的是沖洗最好用生理鹽水,沒有的話也可以用瓶裝的礦泉水或者燒開放涼的白開水代替。
如果是比較大的傷口或者比較嚴重的傷口,在用生理鹽水沖干凈后,立即前往醫院進行處理。
雨水入眼別輕視
雨水濺入眼睛容易引發紅腫、感染?;氐郊覒⒓聪磧綦p手及眼周皮膚,用涼開水或生理鹽水沖洗眼睛。沖洗時不要直接沖在角膜上,以免損傷角膜。如出現明顯不適,需到醫院就診。
清潔死角注意衛生
暴雨過后,要注意生活周圍的環境衛生,避免滋生蚊蠅及細菌等微生物。因為很多傳染病就是以蚊蠅及細菌為媒介進行傳播的,而暴雨過后產生的積水,就是蚊蠅幼蟲最好的“溫床”。
因此一定要做好衛生管理,盡量減少能滋生蚊蠅的環境,注意還要預防被蚊蟲叮咬哦。
外出隨時觀察危險
預防觸電, 注意周圍高壓線的情況,防止觸電;遇到不熟悉的道路可用棍子類物品試探前行;預防蛇蟲咬傷,暴雨后盡量不要野外走動或玩耍。

更要注意飲食衛生安全問題
防止食源性疾病
那如何預防呢?
1.講究衛生,飯前便后要勤洗手;勞逸結合,注意營養,保持好的精力體力。
2.不吃腐敗變質、受污染和被浸泡過的食物。
3.不吃已霉變的糧食。
4.不吃死因不明的家畜、家禽、魚蝦等。
5.不采食野生蘑菇、野菜和野果,不吃不認識的植物根莖。
6.生瓜果蔬菜一定要洗干凈或削皮后再吃。
7.食物要燒熟煮透,盡量使用蒸、煮、燉等長時間加熱的烹調方式,燒熟煮透的一般原則是煮開10~15分鐘,或更長時間。
8.即做即食,按需按量烹飪,盡量不吃剩飯剩菜。剩飯菜、隔夜熟食在確定沒有變質的情況下,經徹底加熱后再食用。
9.喝清潔飲用水或達標瓶(桶)裝水;食品原料與輔料必須安全清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