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長壽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 關于2024年以來生態環境保護職責履職情況報告
根據《重慶市推動職能部門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實施方案》(渝環〔2023〕120號)要求,現將2024年以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履職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一)打好生態環保問題整改攻堅戰
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將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作為重要政治任務,集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環保相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專題研究反饋問題整改,認真制定整改方案,實地走訪調研,督促整改落實。第三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16個(主辦5個,協辦11個),均已完成整改并銷號。
(二)打好城鎮生活污水治理陣地戰
完成了全區19個街鎮排水管網精細化排查,加快補齊管網短板,新建改造城鎮排水管網88公里,總里程達1445公里,消除城市排水管網三四級結構性缺陷點位2302個、雨污錯混接點位539個。擴建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1座,新增城市污水處理能力4萬m3/天、日處理能力提升至12萬m3/天。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92.83%,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無害化處置率100%。
(三)打好建筑行業綠色發展持久戰
綠色建筑節能穩步推進,推動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新建綠色建筑25.41萬平方米,其中高星級綠色建筑11.75萬平方米,組織實施既有公共建筑綠色化改造項目1.99萬平方米。大力發展新型建造方式,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36.23萬平方米。
文明施工監管持續加強,打造市級揚塵控制示范工地10個,形成示范引領效應。強化執法檢查,進一步提升施工現場揚塵防控設施設備的配備,有效提升全區在建項目揚塵防控水平。
做好預拌商品混凝土攪拌站布點指標管理,新增預拌商品混凝土(砂漿)站點3個,均開展二星級建站評分工作。督促7個既有站點開展綠色二星級改造工作,督促10個站點開展“一站一檔”建檔立戶工作。每季度開展監督檢查,共計抽測32項次,抽測水泥等原材料148組,混凝土(砂漿)出廠試件45組。發出整改通知書共24份,均已整改完畢。
(四)打好桃花溪水質提升保衛戰
組織季度區級河長巡河工作,開展桃花溪流域巡查。協同相關部門、街鎮開展桃花污染排查,分析研判問題,分解落實整治任務,做好水資源保護、城鎮污水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畜禽糞污處置、流域生態流量管控、生態修復等工作,年均水質達地表水Ⅲ類標準。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城鎮排水管網項目進度緩慢。自2024年以來,我委成功爭取排水項目10個,總投資11.8億元,下達資金補貼5.72億元,完成進度約27%,投資建設比較滯后。
(二)排水管網缺陷整治率低。中心城區存量4178處三四級結構性缺陷,已整治2302處,還有1876處三四級結構性缺陷點位需整治,整治率55%。
(三)桃花溪水質存在波動。受流域農業面源污染、養殖尾水、畜禽糞污、源頭排放不規范等因素影響,桃花溪支流高錳酸鹽指數存在少數時間段超標,導致桃花溪水質出現波動。
(四)揚塵控制管理不夠深入。監管工作仍不夠精細化,部分施工單位對揚塵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深刻,導致仍存在施工現場圍擋不規范、物料堆放和裸土覆蓋不達標、土石方施工未濕法作業、作業時未開啟圍擋噴淋及霧炮等降塵設施等問題。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加強城鎮生活污水治理。實施《重慶市高標準治理城市生活污水三年行動方案》,有效補齊城市排水基礎設施短板,逐步形成“污水收集更全面,污水處理更高效,源頭管控更精細,管理機制更完善”的高標準城市生活污水治理體系。
(二)加快建筑產業綠色發展轉型。全區城鎮區域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強化綠色建筑與建筑產業化的深度融合,推動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35%以上。實施《重慶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污染防治提升行動方案》,有效加強施工廢水排放管理,施工揚塵及噪音控制,積極推廣新能源施工機械,合理優化預拌商品混凝土產業布局。
(三)持續整改各類生態環保問題。加強統籌指導力度,持續做好存量生態環保問題整改督導工作,落實邊查邊改、堅持徹底整改。對已完成整治的,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加強日常維護監管。對正在開展整治的,加大督辦力度,推動整改工作加速推進,確保整改取得實效。
重慶市長壽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
2025年11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