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引號 ] | 11500221MB1853849Y/2022-00009 | [ 發文字號 ] | |
| [ 主題分類 ] | 財政 | [ 體裁分類 ] | 其他;財政預算、決算 |
| [ 發布機構 ] | 長壽區招商投資局 | [ 有效性 ] | |
| [ 成文日期 ] | 2022-10-12 | [ 發布日期 ] | 2022-10-12 |
重慶市長壽區招商投資促進局2021年度部門決算公開說明
一、單位基本情況
(一)職能職責
1.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有關利用內外資和投資促進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規章、政策。負責統籌、指導、協調和督促全區內外資招商投資促進工作。
2.負責組織研究國(境)內外產業發展趨勢和招商投資促進政策。組織擬訂全區招商投資促進發展中長期規劃和統籌市區招商投資促進政策及措施并組織實施。
3.負責制定全區招商投資促進年度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建立全區內外資招商項目庫,統籌管理區級重大招商項目。
4.負責宣傳全區投資環境,推介全區重點區域、重點產業、重點招商項目。組織開展與市內外、國(境)內外大型企業和知名機構的投資促進戰略合作。
5.負責推動與市外、國(境)外有關地區、國家及國際組織的經濟交流與合作。統籌協調區域經濟合作有關重大招商項目。
6.融入全市招商投資促進工作網絡體系。建立產業招商專家庫和智庫聯盟。建立全區招商投資促進工作信息報送和統計機制,協調指導招商引資信息化建設。
7.負責起草制定全區招商投資促進工作綜合評價體系和考核辦法并組織實施。參與重大招商項目實施情況督查督辦,協調解決招商重大問題。建立招商引資同質化競爭調處機制,規范招商引資秩序。
8.負責指導全區招商投資促進隊伍建設。
9.完成區委、區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10.有關職責分工。
(1)與重慶市長壽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職責分工。重慶市長壽區招商投資促進局負責利用內資、區域經濟合作有關重大招商項目協調推進相關工作;重慶市長壽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按職責承擔政府間的區域合作、推動區域一體化發展等方面工作。
(2)與重慶市長壽區商務委員會有關職責分工。重慶市長壽區招商投資促進局統籌指導全區實施國家對外援助業務工作;重慶市長壽區商務委員會負責對接市級有關部門,具體承擔全區實施國家對外援助業務工作。
(二)機構設置
1.辦公室。負責綜合協調機關黨政事務和議定事項督查督辦;負責資產財務和組織人事管理;負責機關文秘、機要保密及機關印章管理;負責局機關黨的建設和意識形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日常事務。負責全區招商投資促進工作的督辦、督查和協調工作。負責重大招商接待活動、機關綜合性會議組織及會務工作;負責政務信息、信訪、綜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設、愛國衛生、群團等日常工作。
2.綜合效能科。牽頭負責全區招商投資促進的考核評價工作。參與重大招商項目實施情況的督察督辦。負責匯總分析、跟蹤管理、通報發布全區招商投資促進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及工作動態信息。負責指導全區招商投資促進局隊伍建設,組織實施人員培訓工作。負責建立全區招商投資促進工作信息報送和統計機制,協調指導招商引資信息化建設。負責全局綜合性材料起草,完成全區階段性工作。
3.規劃促進科。負責組織擬訂全區招商投資促進發展中長期規劃和招商投資促進政策措施并組織實施。負責擬訂全區招商投資促進年度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負責研究國內外、區內外產業發展趨勢和招商投資促進政策,提出對策和建議。負責建立產業招商專家庫和智庫聯盟。負責統籌管理全區內外資招商項目、收集、篩選和確定區級重點招商項目,協調推進區級重大招商項目。落實區縣、市級部門和相關平臺招商投資促進協同聯動工作機制。落實市級招商引資同質化競爭調處機制,規范區內招商引資秩序,對違反產業布局規劃和招商引資秩序的事件提出處理意見和建議。負責全區利用內資的管理工作。負責區域經濟合作有關重大招商項目協調推進及貿易促進有關工作。
4.招商合作科。負責統籌開展內外資重點項目的招商引資工作。負責建設招商投資網絡,宣傳全區投資環境,推介全區重點區域、重點產業、區級重大招商項目。負責協調、組織、舉辦本區重大招商投資促進活動。負責組織區內有關平臺、企業參加國內大型展會及其宣傳推介工作。負責推進與市內外、國(境)內外大型企業和知名機構的投資促進戰略合作。負責推動與市外、國(境)外有關地區、國家及國際組織的經濟交流與合作。負責聯系局駐點聯絡處。
(三)單位構成
重慶市長壽區招商投資促進局是區政府工作部門,為正處級。下屬事業單位區招商投資促進服務中心,為正科級,公益一類。
(四)機構改革情況
2019年機構改革以前,我局主要職能職責分為兩大板塊:一是統籌協調全區聚商選資工作;二是統籌協調全區外經外貿行政管理工作。
2019年3月機構改革以后,我局對相關職能職責進行了整合,全區外經外貿行政管理工作由區商務委負責,我局承擔投資促進、推進實施區域經濟合作和利用內資工作、協調推進重大招商項目等行政職責。具體包括:負責統籌、指導、協調和督促全區內外資招商投資促進工作;負責組織研究國(境)內外產業發展趨勢和招商投資促進政策;負責制定全區招商投資促進年度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負責宣傳全區投資環境,推介全區重點區域、重點產業、重點招商項目;負責推動與市外、國(境)外有關地區、國家及國際組織的經濟交流與合作;負責起草制定全區招商投資促進工作綜合評價體系和考核辦法并組織實施;負責指導全區招商投資促進隊伍建設。
二、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1.總體情況。2021年度收入總計702.32萬元,支出總計702.32萬元。收支較上年決算數增加43.92萬元、增長6.67%,主要原因是本年度人員增加,人員經費增多。
2.收入情況。2021年度收入合計685.69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64.1萬元、增長10.31%,主要原因是本年度人員增加,基本支出中的人員經費收入增加。其中:財政撥款收入685.69萬元,占100%。此外,年初結轉和結余16.64萬元。
3.支出情況。2021年度支出合計696.5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51.38萬元、增長7.96%,主要原因:一是本年度人員增加,基本支出中的人員經費支出增加;二是本年度購置一輛新的公務車輛,基本支出中的公用經費支出增加。其中:基本支出375.57萬元,占53.92%;項目支出320.94萬元,占46.08%。
4.結轉結余情況。2021年度年末結轉和結余5.82萬元,較上年決算數減少7.47萬元、下降56.2%,主要原因是基本上完成了所有項目支出。
(二)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2021年度財政撥款收、支總計688.1萬元。與2020年相比,財政撥款收、支總計各增加67.26萬元,增長10.83%。主要原因是本年度人員增加,人員經費增多。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1.收入情況。2021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685.69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64.85萬元,增長10.45%。主要原因是本年度人員增加,人員經費增多。較年初預算數減少119.57萬元,下降14.85%。主要原因:一是西洽會由區商務委主辦,西洽會項目經費收入減少90萬元;二是本年度市內差旅活動減少,招商引資專項經費收入減少。此外,年初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2.41萬元。
2.支出情況。2021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688.1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69.67萬元,增長11.27%。主要原因是本年度人員增加,人員經費增多。較年初預算數減少117.16萬元,下降14.55%。主要原因:一是西洽會由區商務委主辦,西洽會項目經費支出減少90萬元;二是智博會由區經信委主辦,智博會的會務支出減少;三是本年度市內差旅活動減少,差旅費支出減少。
3.結轉結余情況。2021年度年末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0萬元,較上年決算數減少2.41萬元,下降100%,本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全部用完,無預算內資金結轉。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2021年度一般公共財政撥款基本支出372.22萬元。其中:人員經費328.05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95.22萬元,增長40.9%,主要原因是人員調入增加相應支出。人員經費用途主要包括基本工資65.43萬元、津貼補貼34.93萬元、獎金40.22萬元、伙食補助費8.92萬元、績效工資34.62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17.31萬元、職業年金繳費47.85萬元、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10.82萬元、公務員醫療補助繳費2.54萬元、其他社會保障繳費1.25萬元、住房公積金32.89萬元、其他工資福利支出31.25萬元、獎勵金(獨生子女獎)0.02萬元。公用經費44.17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25.15萬元,增長132.23%,主要原因是新購置一輛公務車輛27.24萬元。公用經費用途主要包括辦公費1.69萬元、郵電費0.01萬元、差旅費0.23萬元、培訓費1.9萬元、委托業務費0.29、工會經費1.19萬元、福利費1.27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7.28萬元、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2.47萬元、辦公設備購置0.6萬元、公務用車購置27.24萬元。
(五)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決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2021年度無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支。
(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2021年度無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支出。
三、“三公”經費情況說明?
(一)“三公”經費支出總體情況說明
2021年度“三公”經費支出共計45.44萬元,較年初預算數增加10.94萬元,增長31.71%,主要原因是本年度舊公車使用年限較長,時常維修,于12月新購置一輛公務用車,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增加。
(二)“三公”經費分項支出情況
2021年度本部門因公出國(境)費用0萬元。
2021年度本部門公務車購置費27.24萬元。
2021年度本部門公務車運行維護費7.28萬元,主要用于公車所需的油費、維修費、過橋過路費、保險費等。費用支出較年初預算數增加2.78萬元,增長61.78%,主要原因是車輛老化嚴重,日常維修費用高。較上年支出數增加4.4萬元,增長152.78%,主要原因:一是車輛老化嚴重,日常維修費用高,二是今年較去年業務活動增加,用車增加。
2021年度本部門公務接待費10.92萬元,主要用于接待來長考察調研的其他部門、接待來長考察企業,外出拜訪企業等。費用支出較年初預算數減少14.08萬元,下降56.32%,主要原因是嚴格落實過“緊日子”要求,減少非必要的公務(商務)接待活動。較上年支出數增加2.17萬元,增長24.8%,主要原因今年外出招商和公務(商務)接待頻繁,故公務接待費用較去年增加。
(三)“三公”經費實物量情況
2021年度本部門本部門無因公出國(境);公務用車購置1輛,年末公務車保有量為2輛(其中1輛移交機關事務局處置);國內公務接待53批次546人,其中:國內外事接待0批次,0人;國(境)外公務接待0批次,0人。2021年本部門人均接待費200元,車均購置費27.24萬元,車均維護費7.28萬元。
四、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
(一)機關運行經費情況說明。2021年度本單位機關運行經費支出44.17萬元,比2020年度增加25.15萬元,增加132.23%,主要原因是本單位公車老舊,本年度新購置一輛公務車輛。機關運行經費主要用于開支機關辦公費、印刷費、水費、郵電費、差旅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等。
本年度會議費支出0.5萬元,較上年決算數減少32.21萬元,下降98.47%,主要原因:一是西洽會由區商務委主辦,智博會由區經信委主辦,會議費支出減少;二是受疫情影響,今年未參加進博會,且招商推介會比去年次數減少。
本年度培訓費支出1.9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0.49萬元,增長34.75%,主要原因是人員增加,培訓費用增加。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說明。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本部門共有車輛2輛。其中:副部(省)級及以上領導用車0輛,主要領導干部用車0輛,機要通信用車2輛,應急保障用車0輛,執法執勤用車0輛,特種專業技術用車0輛,離退休干部用車0輛,其他用車0輛。單價50萬元(含)以上通用設備0臺(套),單價100萬元(含)以上專用設備0臺(套)。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說明。2021年度本部門政府采購支出總額8.38萬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支出0萬元、政府采購工程支出0萬元、政府采購服務支出8.38萬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0萬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0%,其中:授予小微企業合同金額0萬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0%。
五、預算績效管理情況說明
(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情況
根據預算績效管理要求,我單位對部門整體和2個項目開展了績效評價,以填報目標自評表形式開展自評2項,涉及資金320.94萬元。其中:一般性項目2個,涉及資金320.94萬元。
(二)績效自評結果
具體內容詳見附件2021年度績效自評公開表(《部門整體績效自評表》、《項目績效自評結果匯總表》、《項目支出績效目標自評表》)。
六、專業名詞解釋
(一)財政撥款收入:指本年度從本級財政部門取得的財政撥款,包括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和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
(二)事業收入: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取得的現金流入;事業單位收到的財政專戶實際核撥的教育收費等資金在此反映。
(三)經營收入: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現金流入。
(四)其他收入:指單位取得的除“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等以外的收入,包括未納入財政預算或財政專戶管理的投資收益、銀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捐贈收入,現金盤盈收入、存貨盤盈收入、收回已核銷的應收及預付款項、無法償付的應付及預收款項等。各單位從本級財政部門以外的同級單位取得的經費、從非本級財政部門取得的經費,以及行政單位收到的財政專戶管理資金反映在本項內。
(五)使用非財政撥款結余:指單位在當年的“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其他收入”等不足以安排當年支出的情況下,使用以前年度積累的非財政撥款結余彌補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資金。
(六)年初結轉和結余:指單位上年結轉本年使用的基本支出結轉、項目支出結轉和結余、經營結余。
(七)結余分配:指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所得稅、提取專用基金、轉入非財政撥款結余等當年結余的分配情況。
(八)年末結轉和結余:指單位結轉下年的基本支出結轉、項目支出結轉和結余、經營結余。
(九)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其中:人員經費指政府收支分類經濟科目中的“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公用經費指政府收支分類經濟科目中除“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外的其他支出。
(十)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十一)經營支出: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發生的支出。
(十二)“三公”經費:指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反映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十三)機關運行經費:為保障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運行用于購買貨物和服務等的各項公用經費,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護?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十四)工資福利支出(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類級):反映單位開支的在職職工和編制外長期聘用人員的各類勞動報酬,以及為上述人員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等。
(十五)商品和服務支出(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類級):反映單位購買商品和服務的支出(不包括用于購置固定資產的支出、戰略性和應急儲備支出)。
(十六)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類級):反映用于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
(十七)其他資本性支出(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類級):反映非各級發展與改革部門集中安排的用于購置固定資產、戰略性和應急性儲備、土地和無形資產,以及構建基礎設施、大型修繕和財政支持企業更新改造所發生的支出。
七、決算公開聯系方式
聯系人:陳瑤???????????????????聯系電話:406618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