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引號 ] | 11500221009304529U/2023-00010 | [ 發文字號 ] | |
| [ 主題分類 ] | 農業、畜牧業、漁業 | [ 體裁分類 ] | 其他 |
| [ 發布機構 ] | 長壽區但渡鎮 | [ 有效性 ] | |
| [ 成文日期 ] | 2023-06-15 | [ 發布日期 ] | 2023-06-15 |
2023年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資金實施方案
根據《財政部 農業農村部關于印發農業相關轉移支付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農〔2023〕11號)、《財政部關于下達2023年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資金預算的通知》(財農〔2023〕17號)、《重慶市財政局?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關于下達2023年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資金預算及做好相關項目管理工作的通知》(渝財農〔2023〕23號)等要求,以及行業管理相關規定,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重要意義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調動種糧農民積極性,穩定農民預期,合理保障農民種糧收益,《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委員會關于下達2023年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資金預算及做好相關項目管理工作的通知》(渝財農〔2023〕23號)下達我區2023年實際種糧農民補貼資金498萬元,應對農資價格上漲對實際種糧農民增支影響,釋放支持糧食生產的積極信號,穩定種糧農民收入。
二、補貼對象
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發放對象為實際種糧農民,具體包括利用自有承包地種糧的農民,以及流轉土地種糧的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于開展糧食耕種驗收全程社會化服務的個人和組織可根據服務雙方合同(協議)約定,結合實際確定補貼發放對象。對于流轉土地種糧的個人和組織,根據簽訂的流轉合同(協議),確定補貼發放對象。原則上應補給承擔農資價格上漲成本的實際種糧者。
三、補貼標準及依據
補貼標準根據各街鎮上報區農業農村委的種糧大戶和一般農戶實際種糧面積總和,采取平均分配的原則,經測算后統一補貼標準。同一塊耕地不能重復享受補貼。2022年底前實際撂荒地不享受此項補貼。補貼依據為水稻、小麥、玉米和大豆等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具體按照各街鎮統計上報的2023年實際種植面積為基數。種糧面積以土地確權面積中實際種植糧食的面積為準,嚴禁簡單采用土地確權面積。
四、補貼兌付程序
(一)申報。農戶自主申報實際種糧面積,各街鎮在充分利用有關補貼發放基礎數據、糧食作物保險承保數據、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息等數據,精準識別實際種糧農民,加強對補貼面積的核實,糾正錯報、漏報、重報,嚴格落實公示程序。
(二)公示。補貼兌付前,村要以組為單位,街鎮要以村為單位,將每個種糧大戶和一般農戶的姓名、補貼面積、補貼標準、補貼金額以及街鎮、區農業農村委舉報電話等進行張榜公示,接受群眾監督,確保公示內容與實際補貼發放情況一致。公示時間不少于7天。各街鎮于2023年5月24日前將農戶補貼信息提交到“一卡通”補貼系統。
(三)兌付。區財政局、區農業農村委于5月底前通過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系統將補貼資金發放到實際種糧農民手中,使實際種糧農民真正受益。
五、相關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街鎮要根據工作實際,成立工作隊伍,組織好工作力量,做好工作計劃,安排好時間進度,把握好各個環節,確保全區在規定時間內保質保量完成2023年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工作。區農業農村委負責實施方案的政策解釋和監督實施,區財政局負責按照區農業農村委統計的數據做好資金撥付。
(二)做好政策宣傳。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發放事關農民群眾切身利益,涉及面廣,各街鎮要高度重視,做好政策宣傳和解讀,重點明確此次補貼為一次性補貼、補貼對象為實際種植糧食的主體、補貼目的為穩定農民收入。要引導干部,特別是村組干部,準確把握補貼政策和管理要求。
(三)強化資金監管。要進一步強化資金管理,加大監督力度,掌握補貼資金發放情況,及時發現并糾正補貼發放中存在的問題。對于騙取、套取、擠占、挪用或違規發放等行為,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六、聯系方式
區農業農村委????聯系人:余長江(糧油和農田管理科)
電 ?話:40281784
郵 ?箱:274502709@qq.com
地 ?址:長壽區鳳城街道原水利大樓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