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重慶市長壽區委農村工作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辦公室 關于建立長壽區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的通知》政策解讀
一、出臺背景
根據《中共重慶市委農村工作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關于印發〈重慶市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委農組〔2021〕6號)文件精神,筑牢底線思維,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持續壓實責任,持續精準施策,補齊短板、消除風險,堅決守住防止規模性返貧的底線,為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奠定堅實基礎。
二、監測對象和范圍
(一)監測對象。全區農村人口(含易地扶貧搬遷及同步搬遷等已轉為城鎮戶籍但沒有享受到城鎮居民相關保障措施的人口)中,以家庭為單位,監測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戶。
(二)監測范圍。2021年以年人均純收入低于6000元(參考脫貧攻堅期國家扶貧標準的1.5倍)的家庭為監測范圍,今后年度綜合物價指數變化、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和農村低保標準等因素每年調整。
三、對象認定和風險消除程序
(一)識別認定程序。第一步:農戶申請。農戶自愿提出書面申請(含在線申報)。
第二步:入戶核實。村組干部和駐村干部入戶核實,采集相關信息。
第三步:村級評議(公示)。對入戶核實對象進行民主評議,并在村政務公示欄內公示5個工作日。
第四步:街鎮聯合審核。對村級公示無異議的名單,街鎮需組織住建、醫療、教育、水利等部門人員共參與聯合審核,并將最終確定擬納入監測對象報區級審定。
第五步:區級審定。區鄉村振興局將各街鎮上報的擬納入名單,按照相關部門規定工作流程,與公安、財政、民政、規劃自然資源、市場監管等部門進行數據比對。核驗審定后,將符合條件的監測對象名單反饋街鎮,錄入全國防返貧監測信息系統。
(二)風險消除程序。風險消除按照“怎么進怎么出”的原則,實行“村(社區)提名、入戶核實、村級評議(公示)、街鎮聯合審核、區級審定”五步流程。
四、落實監測措施
(一)落實監測幫扶聯系人。對新識別的監測對象,至少安排1名街鎮干部、駐村干部作為監測幫扶聯系人。
(二)干部排查監測。堅持集中排查和網格監測相結合,全年按照市級統一安排至少開展一次集中排查。
(三)部門監測預警。每月教育、民政、人力社保、住房城鄉建設、水利、農業農村、衛生健康、應急、醫保、殘聯等部門根據農戶在教育、醫療、住房、飲水、殘疾、產業就業、意外事故、經濟狀況等方面的數據信息,篩查出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戶的信息。
(四)實行動態管理。“應納盡納、應扶盡扶、應消盡消”。
五、完善幫扶政策和措施
(一)強化政策支持。各級各部門堅持預防性措施和事后幫扶相結合,可使用行業政策、各級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等,對所有監測對象開展精準幫扶。
(二)堅持精準施策。按照行業主導、缺啥補啥的原則,根據國家、市級、區級相關行業部門出臺文件,各級各部門根據監測對象的風險類別、發展需求等開展針對性幫扶。
(三)加強社會幫扶。充分發揮社會幫扶資金優勢,組織引導社會力量精準有效對接監測對象現實需求,落實消費、產業、就業等幫扶措施。



渝公網安備50011502001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