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幼兒園、中小學招收和培養國際學生管理辦法》政策解讀
一、《管理辦法》出臺的背景和依據是什么?
近年來,隨著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越來越多的國際學生選擇在我市普通中小學就讀。為進一步規范我市幼兒園、中小學(含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國際學生招收、培養和管理工作,為國際學生在渝學習提供便利,擴大重慶教育對外開放,提升重慶教育國際化水平,市教委根據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聯合印發的《學校招收和培養國際學生管理辦法》制定了《重慶市幼兒園、中小學招收和培養國際學生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
二、《管理辦法》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管理辦法》共八章四十六條。第一章總則,明確《管理辦法》制定的背景、依據、實施范圍、基本概念及各單位職能職責。第二章備案管理,主要明確學校招收國際學生的基本條件、備案流程、備案材料要求等。第三章招生管理,主要就招生流程、招生規范及收費等事項作出規定。第四章教學管理,主要包括學籍管理、教學標準、教學語言、心理健康、實踐活動等內容。第五章校內管理,主要包括學校職能職責、學校制度建設、安全管理等內容。第六章社會管理,主要包括簽證及居留許可辦理有關規定及體檢、保險等有關要求。第七章監督管理,主要對學校及國際學生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規定。第八章附則,主要包括《管理辦法》實施的時間、長短期學生的界定、其他教育機構的招生和管理等內容。
三、文件起草把握了哪些原則?
一是注重法規銜接。注重與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學校招收和培養國際學生管理辦法》內容逐一對標對表。
二是明確各方責任。明確市區兩級教育、外事、公安等部門和學校在國際學生招收、培養工作中的職責。
三是完善管理架構。要求學校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明確分管國際學生工作的學校領導和承擔國際學生管理工作的職能部門職責以及國際學生管理人員應具備的能力和條件。
四是細化政策措施。從操作層面細化了國際學生入學教育、學籍管理、在渝停留居留等相關政策的實施舉措。
四、《管理辦法》從什么時間施行?
《管理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渝公網安備50011502001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