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長壽區法律服務行業信用分級分類管理辦法》政策解讀
一、制定背景及依據
2019年7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要求以加強信用監管為著力點,創新監管理念、監管制度和監管方式,建立健全貫穿市場主體生命周期,銜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監管環節的新型監管機制,不斷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重慶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市重要系統、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制度標準全面覆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法治化、規范化再上新臺階的工作目標。2021年7月1日開始施行的《重慶市社會信用條例》第三十條規定:“市、區縣(自治縣)有關部門和單位可以根據履職需要,結合公共信用綜合評價,開展行業信用評價,實施信用分級分類監管。”
二、制定目的和意義
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和《重慶市社會信用條例》要求,進一步規范我區法律服務行業信用分級分類評價管理相關工作,加快推進我區法律服務行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促進法律服務行業規范誠信、健康發展。
三、主要內容
(一)評價原則
法律服務行業信用分級分類評價工作,應當遵循依法歸集、客觀公正、公開透明、動態監測、鼓勵修復的原則,按照統一的內容、標準、方法和程序進行。
(二)評價內容
信用分級分類評價主要圍繞以下內容開展:一是誠信執業、規范執業,自覺維護法律服務市場秩序的情況;二是日常監督檢查、抽查等行政監管情況;三是投訴、舉報等社會監督情況;四是受各級行業主管部門或其他政府部門、社會組織表彰獎勵或處罰的情況;五是其他能夠反映市場主體信用狀況的內容。
(三)評價等級
法律服務行業的信用等級分為五級:A級為優秀,信用評分90分(含)以上;B級為良好,信用評分80-89分;C級為中等,信用評分70-79分;D級為較差,信用評分60-69分;E級為差,信用評分低于60分。法律服務機構和執業人員被處警告、罰款處罰的,當年度信用等級最高評定為C級;被處停止執業處罰的,當年度信用等級最高評定為D級。被有關部門依據法律、法規或者黨中央、國務院政策文件,列入“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的,信用等級直接評定為E級。
(四)評價應用
長壽區司法局按照守信便利、失信嚴管原則,對不同信用分類等級的市場主體實施差別化的服務和管理。對信用等級評定為A級的法律服務機構及其執業人員,簡化監管流程,減少日常監督檢查,降低隨機抽查頻率;對信用等級評定為B級的法律服務機構及其執業人員,實施正常管理,適時進行檢查督導;對信用等級評定為C級的法律服務機構及其執業人員,依法從嚴管理,提醒糾正和規范相關行為,約談負責人,督促嚴格自律、誠信執業;對信用等級評定為D級的法律服務機構及其執業人員,列為重點監管對象,加大抽查檢查力度和頻次,不作為評先評優、相關人才庫、專家庫、專業機構庫、行業協會班子及其工作機構委員推薦人選;對信用等級評定為E級的法律服務機構及其執業人員,列為重點監管對象,加大抽查檢查力度和頻次,不作為評先評優、相關人才庫、專家庫、專業機構庫、行業協會班子及其工作機構委員推薦人選。因本辦法第九條事由,信用等級評定為E級的,按照法律、法規或者相關政策文件規定實施聯合懲戒。
四、起草過程
參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35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0〕49號)《國務院關于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33號)和《重慶市社會信用條例》等文件,結合我區實際,梳理形成了《長壽區法律服務行業信用分級分類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經合法性審查并修改完善后發布。



渝公網安備50011502001103號